黃原膠(Xanthan gum)發酵過程中,由于菌體 繁殖和莢膜多糖的產生,發酵液由初始牛頓型流體 逐漸轉變為粘性非牛頓假塑性流體,流變性質變化 直接影響發酵液的混和與溶氧。“通用式”機械攪 拌發酵罐無法勝任高粘醪液的發酵任務[1]。如圖 1所示,在攪拌槳攪拌區氣液混合良好,該區剪切速 率高,流體表觀粘度低;在攪拌區外,剪切速率隨著 離開攪拌槳距離的增大而減小,流體表觀粘度則隨 剪切速率減小而呈指數律上升,在遠離攪拌槳的近 罐壁處,特別是在檔板后面形成靜止區,這樣氣體 通過罐中心形成倒漏斗形通道逃逸而不能均勻地 和液體混合。
本文針對黃原膠這一典型非牛頓假塑性流體 的發酵過程,設計出一種氣升環流反應器(Air Lift Loop Reactor,簡稱ALLR)。它的結構使得高粘醪 液周期性流過高剪切區,與引入的無菌空氣混合, 充分利用醪液本身剪切變稀的流變特性來強化高 粘醪液的混和與溶氧;同時發酵液做整體循環,反 應器中不存在靜止區,宏觀混和良好,在反應器中 流體流型(以停留時間分布RTD衡量)較理想時, 液體循環周期為數10 s至幾分鐘。發酵實驗證明 了 ALLR適用于高粘度培養物的發酵,即使發酵醪 的粘度高過10 Pa s(5.825 s〃),其中的傳質和溶 氧也不會成為限制發酵水平提高的因素。
1 材料與方法
1.1設備與培養基
1.1.1ALLR(如示意圖2,容積150 L)由北京玻 璃廠生產的硼硅玻璃組裝而成,氣體分布器為不銹 鋼噴阻,噴口直徑2 mm; ISF-20型機械攪拌發酵 罐(瑞士產,容積30 L)。
1.1.2菌種: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NK-01菌株 (Xanthomonas Campestris NK-01)[2]。
1.1.3種子培養基:w(蔗糖)=2%,w(蛋白胨) =0. 5%, w(牛肉膏)=0. 3%,w(酵母膏)= 0.1 %, pH 7.0〇
圖2氣升環流反應器示意圖
Fig.2 Sketch of airlift loop reactor
1.1.4發酵培養基(可溶性淀粉)=4%, w(蛋 白胨)=0.6%,w(輕質 CaCO3) = 0.3%, w(泡敵) = 0.1%, pH 7.0。
1.2測定方法
1.2.1ALLR停留時間分布測定:脈沖示蹤法[3]。 1.2.2發酵液流變特性和表觀粘度的測定:用成 都產NXS - 1型旋轉粘度計,在剪切速率5. 675 s—或5.825 s〃下測定表觀粘度;在15個速度檔 上測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變特性數據。
1.2.3多糖濃度測定:取100mL發酵液,經酶作 用除去殘余淀粉和菌體蛋白,加入200 mL質量分 數為95%的CP級乙醇,快速攪拌,取出絮狀物用 無水乙醇洗滌兩次,濾干,60 X:真空干燥2 h,稱 重。
1.3假塑性流體在直管中流動的理論計算式
1.3.1假塑性流體指數律方程為: r = K(du/dy)n,
圓管內:
r = K|d«/dr|"
1.3.2假塑性流體在圓管內層流速度分布tv最 大流速與平均流速的關系[4]: vT=vmM-(r/R)(n + l)/n]
^max= Wm[(3n+l)/(n+l)]
1.3.3假塑性流體在圓管內層流剪切速率分布 dw/dr和平均剪切速率I dw/dr | m⑴: d«/dr= - [(3« + l)vJnR](r/R)l/,' |dM/dr|m=[2(3w+l)/(2rz + l)]wm/J?
2 結果與討論
2.1 ALLR的RTD曲線及流體流型
根據RTD曲線形狀可以定性判斷反應器內流 體流型和混合情況[3]。實驗表明,在體系進出料量 一定時,通風量變化引起流體流型變化,增大通風 量液體循環量增大,混合加強,但通風量太大,升液 管出現液體間斷循環(氣塞流),不利氣液混和。從 圖3和表1可知通風量為2VVM(Volumes of air being compressed into one volume of broth in one minute) B寸,ff2接近1, RTD曲線接近全混流出峰, 同時也可看出ALLR中存在很大的返混,理想流型 是全混流。因此,在設計和放大ALLR時,要從反 應器結構與操作條件入手,設法使流體的流型接近 全混流。
表1 RTD特征參數與通氣置之間關系
Table 1 Correlation between RT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aeration rates
通氣量/VVM1.01.52.02.5
6.657.238.149.19
<r?/(min2)40.0151.2766.2491.17
0,9050.9810.9991.08
2.2 ALLR的高剪切區的分析
2.2.1黃原膠發酵過程中發酵液流變特性
根據對某批實驗黃原膠發酵液進行測定,得剪 切速率、剪應力與表觀粘度的一系列數據,回歸后 得表2的一組指數方程。
表2不同發酵時間黃原膠醪液流變方程
Table 2 Rheological equations of xanthan fermentation broths on different fermentating time
發酵時間發酵液流變方程
第24 hr = 8.8(du/dy)0161
第36 h7 ~ 13.6(du/dy)QA47
第48hr = 21.6(d«/d^)° 146
第60hr = 30.0(d«/dy)° 145
第72 h放罐r = 39.8(dtt/dy)0144
由表2可知,黃原膠發酵液在第24 h即成為高 度假塑性流體,其流變指數為〇. 161, —直到發酵結 束,流變指數為〇. 144,變化很小且遠小于1,稠度 系數K逐漸增大,因此高粘度和高度假塑性存在 于3/4的發酵周期內。
2.2.2ALLR高剪切區強化傳質的分析
在ALLR中,無菌空氣由噴咀高速噴出,使醪 液產生強烈的湍動,在升液管中形成高剪切區,理 論上,假塑性流體通過圓管作層流運動時,它所受 到的平均剪切速率為:
Idu/dr|m = [2(3n + l)/(2n + l)]x vm/R 某批發酵第 72 h,《 = 0_ 144; K = 39. 8;幻= 0.89取循環管的當量直徑為0.080 m,若
此時流體流動屬層流,按上式, s一S實際上,在ALLR的高剪切區中,流體的流動 屬強烈的湍流,黃原膠醪液所受的平均剪切速率 s_1。另外,如圖4所示,在剪切
14 - 12 1
〇11 丨▼1
050100150200
剪切速率/S-1
圖4黃原膠酵液表觀粘度與剪切速率關系曲線
Fig. 4 Apparent viscosity vs. rate of shear for xanthan fermentation broth
速率小于20 s—1時,黃原膠醪液的表觀粘度隨剪切 速率的增大而陡降,大于60后逐漸趨于平緩,
也就是說,當剪切速率約大于50 s—后,發酵液非 牛頓特性趨于消失而接進牛頓型流體。實驗表明, 發酵至第72 h的醪液在剪切速率5.825 f1下,其 表觀粘度為10. 7 Pa. s,而在剪切速率49. 48 s一1 下,由流變方程r = 39. 8 I dM/dH°144計算出的表 觀粘度僅為1.41 Pa,s,所以,在ALLR的高剪切區 中,由于剪切速率的提高,高粘度假塑性流體的表 觀粘度大幅度降低,流體流動行為接近牛頓型流 體,從而有利于無菌空氣與發酵液的混合,提高發 酵過程的傳質速率和溶氧水平。
2.3ALLR黃原膠發酵實驗
表3 ALLR與“通用式”機械攪拌罐黃原膠 發酵結果對比
Table 3 Comparison of xanthan fermentation results of ALLR and that of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agitated reactor
通風董表觀粘度多糖質量濃度
批號發酵時間/h/Pa.s/(g/L)
/VVM
1722.012.537.4
2721.512.034.1
489.027.8
3722.612.736.8
4810.025.3
4721.711.029.7
4810.026.1
5641,812.032.3
6*720.56.523.0
* 30 L“通用式”機械攪拌發酵罐發酵結果
從表3的發酵結果可知,通風量比為2較適合 150 L ALLR的黃原膠發酵,這與RTD曲線型研究 結果相吻合。用30 L“通用式”機械攪拌罐做對照 發酵實驗,攪拌罐的通風量比按文獻報導的最優值 0.5[6],發酵前期攪拌轉速為400 r/min,14 h后改 為500 r/min。發酵前期黃原膠發酵液在兩種反應 器中的流變行為接近;20小時后,攪拌罐中醪液粘 度逐漸增高,當粘度達到6.0 Pai后,盡管殘糖質 量分數仍在1 %左右,但由于傳質和溶氧條件差,第 48 h到第72 h放罐共24 h中,粘度只升高了 0.5 Pa.s;觀察可知,離攪拌槳較遠的近壁區醪液基本 不動,而對ALLR即使醪液粘度高達12.0 Pa‘s,也 沒有明顯抑制發酵水平的現象。
3結論
在結構和操作條件比較合理時,ALLR的液相 流動接近全混流,混和與傳質效果較好;ALLR能 充分利用非牛頓假塑性流體的剪切變稀的流變特 性,有效地提高高粘醪液的傳質速率和溶氧水平。 發酵實驗表明新型氣升環流反應器比“通用式”機 械攪拌罐更適合于高粘度培養物的發酵。